财经时讯 Finance Newsletter

国企民企聚论混合所有制:不担心国有资本流失

时间: 2014-03-08 11:40:49     
 

现在程序非常规范,你要进来就需要评估,不存在流失问题,包括我们进入民营企业,都有谈判过程。收购是充分市场化的行为,不存在民营把国有吃掉,或者国有把民营吃掉。

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,关于混合所有制,相对有了更为积极的表述。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,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

  对于混合所有制的参与方,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,想法到底怎样?

  《第一财经日报》采访了上海的四位全国人大代表:光明食品(集团)有限公司副总裁葛俊杰、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骞芳莉、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、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党组书记、副总经理马须伦。

  他们分别从上海国企、民企、央企和研究者的角度,对国资国企改革、混合所有制、员工持股等热点话题予以解答。

  如何看待混合所有制?

  葛俊杰:混合所有制解决了社会上讲的国退民进、国进民退的问题,找到了二者共同发展、融合发展的途径。我始终认为,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发展。

  混合所有制,关键是两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能不能走到一起,要说对话、找对人、做对事。特别是竞争类国企,在混合所有制上应该先把门打开。

  问题是,目前对混合所有制理解不到位,落地还存在很多问题。

  王均金:我非常赞成淡化国有、民营的概念,不管是国有经济民营经济,它就是企业,所有的东西都公平、公开了,资源配置也是公平的,只是投资人发生了变化。

  混合所有制也应该是双向的,你混合我,我也可以混合你。作为民营企业,我们更希望国企做好,这也是讲真话,国企是全社会资产,国企经营好了社会财富增长。

  混合所有制就是在原来基础上如何促进国企新机制的形成,提高国企净资产回报率,把国企的质量做起来。

  我们和马总(马须伦)是同行,但这么多年来合作大于竞争,我们有不流动约定,所有航线代码共享。

  马须伦:我们建议,政府层面要尽快修改有关政策规定。过去,有的文件中说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不能低于多少,下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,有些没有必要控股,相对控股就可以了,所以政策要尽快配套。

  我们也希望尽快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,然后分类考核、分类监管。

  大方向已经明确,企业就应该不等不靠,积极投入到国企改革中去。真正转变理念,克服零和博弈的思维。

  比如民航,现在竞争非常激烈,飞上海的航空公司国内国外加起来有90多家,在中国旅客量最大的前20个航线上,每条航线平均有超过6家航空公司经营。而美国只有平均4家,说明我们民航的竞争比美国还激烈。这种外部的竞争压力如何传导到企业内部,需要考虑。企业内部的市场化要加快步伐。

  担心国有资本流失,民资担心话语权吗?

  葛俊杰:我认为不存在担心。现在程序非常规范,你要进来就需要评估,不存在流失问题,包括我们进入民营企业,都有谈判过程。收购是充分市场化的行为,不存在民营把国有吃掉,或者国有把民营吃掉。我倒觉得,混合所有制是进入治理文明的标志,是用市场力量来加强对企业监管、规范治理的重要基础。

  上海已经把国资分为三类,对于竞争类国企,我主张要解放思想,凡是能够开放的股权应该开放,让社会资本进入。架构做好后,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会真正发生大变化。

  王均金:大家都不用太担忧,顾虑太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。国资流失与否,有第三方评价,只要公开透明,就不会有流失的忧虑。

  民企也不用担心,混合的目的是希望改变机制,进入之前就谈好游戏规则——决策机制上大家都有话语权。主要是建立一套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机制,特别是在员工、激励、多劳多得方面,这些都有民企做得好的地方,可以融合到国企中去。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效率,效率提高了才能价值提高,才能“1+1=3”

  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?

  葛俊杰:光明定位是竞争类国企,完全可以做些探讨。释放部分股权出来,引进社会资本。混合所有制是双向的,光明一方面也会放开一部分股权,另外也要进入民企。这几年我们都是这样做的。

  混合所有制,包括股权变化以后,每一个层面的定位、角色定位都要准确。

  王均金:不要那么着急,什么事情都要水到渠成,现在我们还没有目标。(具体进入什么行业)现在还没静下心来想,企业要有一些选择性。

  马须伦:民航竞争已经比较充分了,而且在混合所有制方面起步比较早。三大航空公司都是上市公司了。另外,这几年航空公司发展掀起新的热潮,央企和地方国企,国企和民企,合作已经非常多了。发展势头很好。

  东航也在思考调研,也在研究制订改革方案。不是为混合而混合,混合是为了资金、管理、市场还是协同?一定要分析清楚。

  目前的资本市场表现并不太理想,所以混合所有制还要考虑实际问题。

  会否推进员工持股试点?

  葛俊杰:这次中央也提出来,混合所有制可以探索员工持股。这对于国资国企改革,可能是历史性机遇。我们不能错失机遇。

  职工持股关键是立法,必须依法进行。

  职业经理人、员工持股、哪部分股权开放、股权比例设定为多少以及引进什么样的投资者,包括产业布局,都是课题,都需要研究。按照上海国资委的要求,我们要在3月底上报方案。

  马须伦:员工持股是要激发企业内部活力。不过,目前我们还没有员工持股计划。若干年前东航有些三产有员工持股,后来为了规范,基本清理得差不多了。

  骞芳莉:我国员工持股可以追溯到1994年,国务院批准《外经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职工持股试点暂行办法》,但仅限于外经贸企业,而且是试点。后来国资委在2008年,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10年都有发文,但都是针对企业职工持股存在的问题,进行事后规范和管理,不是事前指导和规范。

  从严格意义上说,关于员工持股的统一法律法规,在我国仍是空白。

  我这次也提交了一个关于立法规范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议案,建议制定一部统一的规范员工持股的法律,或者是由国务院制定一部统一的规范员工持股的行政法规。总体来说,就是既要公开透明,又要公平公正,还要坚持保护企业利益和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并行的原则

上一页:环保系统这一年:生态环境监管职责再谋变
下一页:3月6日芝加哥农产品期价全线收高